close
──民進黨執政六周年哀語晏山農似乎人人都可以反覆誦吟阿克頓爵士(Lord Acton)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然而,攀爬到權力顛峰的個人或集團,或者,還只是一群企圖登頂的權力愛好者,此時,權勢就像魔戒投射出來的炫目幻影,能抗拒者幾希!  那權力路上該如何限速呢?訴諸制衡機制的建立,是耳熟能詳的共識和提議。偏偏證諸歷史發展,能如此順心應手者,就只有英、美兩國而已。綜合其他國家的民主路,之所以會那麼坎坷多變,內憂外患會是最普遍的答案。這裡又得引用阿克頓接下來的話:「偉大人物也幾乎總是一些壞人,甚至當他們施加普通影響而不是行使權威時也是如此。」也就是說,主張絕對權力者,未必是出於私欲,反倒是扛著熱血理想之名居多,只是絕對權力會敗壞社會道德,導致事與願違的結果。  阿克頓對權力的深邃洞悉,依張灝之見是源於基督教的幽暗意識,由基督文明來針砭,確實可對症下藥。問題還是在於:其他文明呢?貿然的思想移植,有否可能產生「橘逾淮成枳」的扭曲?再像台灣這種政權更易頻仍,主體意識從未確立的國家,對其政治發展又該如何詮解?特別是,民進黨執政已滿六年了,施政無能、弊案不斷、六神無主、閉關自守……種種負面意向全加諸其身,該如何看待這惡象呢? 雖然我極不喜國粹派保守史家錢穆的史觀,然而他在《國史大綱》中談及魏晉南朝王室惡化的成因時,倒提供吾輩一些反思的空間。他是這樣說的: 劉蕭諸家,族姓寒微,與司馬氏不同。他們頗思力反晉習,裁抑名門,崇上抑下,故他們多以寒人掌機要。但門第精神,本是江南立國主柱。蔑棄了門第,沒有一個代替,便成落空。落空的結果,更形惡化。南朝諸帝,因懲於東晉王室孤微,門第勢盛,故內朝常任用寒人,而外藩則託付宗室。然寒人既不足以服士大夫之心,而宗室強藩,亦不能忠心翊戴,轉企骨肉屠裂之禍。……其宮闈之亂,無復倫理,尤為前史所無。……他們只稍微薰陶到一些名士派放情肆志的風尚,而沒有浸沈到名士們的家教與門風,又沒有領略得名士們所研討的玄言與遠致。在他們前面的路子,只有放情胡鬧。……南朝諸帝王崛起寒微,要想推翻門第世統之舊局面,卻拿不出一個新精神來,結果只有更惡化。  錢穆的說詞,相當的唯心、保守、崇儒,可批判處甚多;可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文字若用於月旦品評當今綠朝,貼合相近之處竟是分毫不差。早在二○○○年下半年,我就有這種似曾相識的異樣感受,如今已是黯然不能語了。  上述錢穆之言,或會讓泛藍大喜,因今日之域中,絕大多數泛藍、統媒加諸阿扁和民進黨身上的惡言訐語,不少是偽善道德觀加上曾參殺人的心理戰術,烽火處處固然讓民進黨政府疲於奔命;但老實說,都還談不上入木三分,錢穆之言才真夠勁道。只是錢氏所傾心的是大中國儒家思惟,亦猶泛藍所宗的「一個中國」,極其虛幻而乏前進力量。阿扁和民進黨最大的問題,就是「蔑棄了XX,沒有一個代替,便成落空。落空的結果,更形惡化。」這個XX包括:舊國民黨、外省權貴、台北中心、大中國……  國民黨暨外省諸權貴,就像晉室南渡,本質上都是外來政權。而他們既不願立足台灣,心中懷抱的中國也永遠是過去式,導致中國進入國際社會後,國民黨的合法性、正當性就逐漸流失。以民進黨為主翼的台灣自覺力量,以本土、民間為號召,確實帶動澎湃潮湧的驚人動力;但,於今觀之,潮湧都只停留於表層,根本談不上真正、徹底的革命。莫謂二○○○年的政權轉移是台灣中產階級的覺醒與勝利,因為若非泛藍分裂,民主進步黨頂多有成長空間,要想拿下政權談何容易! 讓人不解的是,由於斯時民進黨是以「相對多數」取得總統大位,泛綠支持者都深知,軍公教諸公部門係皆藍底,阿扁暨民進黨要員入朝,其實是置於泛藍監控之下,彼等該會謹言慎行、節身自愛方是,怎料竟落到今日閹宦、內宮、外戚橫行無度的醜陋像貌呀!  不少人言及,由於便宜主義心態,導致民進黨政府腦中儘想著招降納叛、收買或威嚇傳媒等舊國民黨治術;於是驅魔不成竟導致自身著魔,這就是所謂的民進黨國民黨化。更進一步說,是民進黨中了國民黨扈從政治的道,以致這六年來極少走出自己的新路,既無新精神來替代,惡魔自然滋生其中。  再從唯物辯證觀視之,民進黨早於八○年代伊始,就對資本主義路向缺乏警覺,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慢慢地就疏遠勞農環保等昔日共同打拚的夥伴,極力攀迎財團權貴,結果就是,前者陷入困頓維谷,而後者酒肉臭之餘,也不會真心效忠綠朝,未能於階級立場守住應有分際,終讓它如今四面楚歌,乏人奧援。  再者,有人謂,阿扁數年來未能堅守本土意識,不斷向統派妥協,才導致台灣意識竟不敵國共合流。實則,這種批判相當的似是而非。因為我們若審視八○年代以來,異議社團所揭櫫的本土理念,固有進步的成分,但糟粕之處也著實不少,不加篩選全盤吞嚥之後,隨著所謂全球化的催迫,所反芻者竟是反動保守居多,如對移工、外籍嫁娘的岐視等等,就是未能辯證批判本土化所以致之。  雖曰綠朝權貴力推「去中國化」政策,實際卻是,該革除的族群積弊未破解,不該斬絕的卻大刀霍霍。綠朝於政治方面的想像和思惟,平心而論和昔日朱一貴、林爽文乍得造反大權後的反應,全然無異。普遍台灣人一旦得勢後,所思所行,竟是歌仔戲、布袋戲所擅演者,悲乎!這樣的本土化,早在八十多年前就遭蔣渭水等先賢強力批判,今卻被吾輩視為至寶,歷史逆流莫如是。  阿扁暨綠朝成敗,固然必須由他們一肩扛起。唯在泛藍、統媒繪聲繪影下,阿扁之失隱然被視為「台灣人無能執政」,也因而他們高抬馬英九旗號,本意不在銳意革新,反倒是復辟其實,也就是復興國民黨權貴的舊門第。只因阿扁政權的無能腐敗,遂令台灣有識者痛於心,卻只能書空咄咄啊!  綠朝不能迎新除舊,當然就意味著文化霸權爭戰的落敗。只是其原因,絕不能追隨泛藍、統媒偽君子式的濫調;而必須由唯物的、辯證的立場去批判。於此,未加批判的南部意識,正是吾輩首先得檢證、試煉的本土心原力,這部分容待它日再詳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tamigo 的頭像
    batamigo

    山姆的小島心情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