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謝謝妳的強力推薦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席.芙拉葛安2004/05/02
    
達悟族原本就有神明信仰的概念,對其原始神明的稱呼為: akey do langarahen意即「天上祖父神」。達悟族對這位「天上祖父神」的信仰表達,在每年一次所舉行的「祭神」 (pazos) 儀式達到顛峰。然而達悟族人雖信奉「天上祖父神」,但對祂所知卻是有限的,反而對亡者即祖靈(komikomiring)信仰顯然比較深刻或更具生活化,且時時刻刻「心懷敬畏之情」來面對。傳統中對「天上祖父神」是個賞善罰惡、眷顧弱小的至高神,對欺壓者及偷竊者不予憐憫或賜福的認知。這樣的觀念規範了達悟族人的行為,更變成了達悟族內心中的誡律,即不能隨便欺壓人或偷竊人的財物,不過,這位「天上祖父神」是住在天上俯視、眷顧眾人的神,與人的距離甚遠,而「祖靈」或稱「鬼靈」卻存在於世上的每個角落,且常會擾亂日常生活的安寧,甚至陷害人,基於此,達悟族才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對祂們的敬畏之情。為避免其禍害與擾亂,固守傳統的達悟族在殺豬宰羊時,甚至只要菜餚中有肉類,吃飯之前會先取一點肉給祂們。所以,達悟族對「祖靈」的信仰表達,顯然更高過於對「天上祖父神」的熱誠,直到基督宗教傳入蘭嶼之後,才逐漸有了改變。

1948年基督宗教首次進入達悟族的生命中,從此基督信仰猶如火苗般燃燒蔓延整個蘭嶼島,當時全島的達悟族人無不信奉基督。過了幾年之後,紀守常神父(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與幾位達悟族人在台東不期而遇,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達悟族人及知悉蘭嶼的存在。於是在聖神愛的催逼之下,於1954年7月30日帶著救濟衣物首次登入蘭嶼島,從此達悟族人開始接觸天主教會,許多人因救濟物資的誘惑而紛紛改信天主教,此時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便分為兩個教派:天主教會與基督長老教會(目前蘭嶼島上已有四個教派)。

達悟族對其原始信仰的認識和對祖靈敬而遠之的心態,也有了極大的轉變,這皆歸功於天主教信仰生活的薰陶。教友們的信仰與生活緊密地環扣在一起,不斷內化並向下紮根。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pends..............

cos we are all strangers..................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y kabaism@gmail.com
日期:2006年3月7日(星期二) 下午1時56分
很久沒看到這麼令人憤怒的新聞了.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洛夫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是照亮,是溫暖;「鹽」是潔淨,是調味。艾珂瑛修女在台東24年來默默的服務病人,帶給人溫暖;與病人真情相對,帶給人喜樂。因著這份感動,昨日(6日)天主教仁愛修女會與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特別為艾珂瑛修女舉辦溫暖茶會,與大家分享居家護理的酸甜苦辣及表達將把在台東24年的居家護理經驗,傳承支援天主教仁愛修女會於高雄縣六龜鄉山地部落的照顧工作。

提到台東天主教聖母醫院,人們會說那是生孩子的地方;提到聖母醫院的居家護理,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艾珂瑛修女。因為信仰,因為使命,因為心中有愛,使得這些在常人眼中看來不可思議的要求,對身為修女的她而言,卻是甘之如貽。也因著這份無私的奉獻,她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居家護理人員,成為台東居家護理界不朽的老師。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張瓊方

父親問我:「你何時愛上我們的海?」我思考了半晌,我不知道。父親心有難解的沈默神態,說:「從你出生捧在手掌上那一刻,我就按祖先的習俗說:『讓我的長子像海那樣的堅強,像海平靜時那樣的令人心怡,』按祖先的習慣,達悟的男人絕對要愛海,和海洋做朋友......。」──夏曼藍波安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保寶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陳章波

最近,台灣南端旭海的公路要開通一事,是開發?還是破壞?馬路的開挖雖是為了讓人方便使用,但造成的結果是人可能進,也可能出;開發會帶來經濟的得或失,並沒有必然的結果,值得借題深思。

從生態學的角度,筆者認為人類其實是關鍵性的入侵物種。以山豬為例,牠用獠牙拱翻大地破壞棲地,吃土壤裡的蟲和植物的根,危及生物多樣性,但也同時營造了新的棲地,讓其他生物使用。所以,若是適度地拱翻,可以維持棲地及生物的多樣性,但如果山豬的個體數太多,棲地一再被翻擾,就會造成土壤流失而成不毛之地。人類也是如此,除了用體力之外,還會使用工具,會發明如怪手之類的有力機械,對棲地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把大地改成只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生物多樣性大大降低。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廖桂賢(地景建築及都市設計師)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組織(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通過京都議定書,具體規範世界主要工業國的溫室氣體的排放減量,總共有141個國家簽署了這項協定,然而,溫室氣體排放量居全球第一位的美國卻拒絕簽署。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美國聯邦政府雖置身事外,但許多城市卻在同一天聯合起來,誓言以地方城市的力量來達成京都議定書所規範的目標。

西雅圖帶頭  串起城市行動

bat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